【時報-台北電】台股11日啟動一波強勢反攻,指數再站上「萬六」,外資回頭由賣轉買,激勵新台幣升勢轉強,上演股匯雙飆,尾盤央行進場小幅調節後,終場收在28.241元兌1美元的逾23年半新高,升值8.5分、創逾三個月最大升幅,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12.51億美元。
外匯交易員指出,國際美元指數回跌,台股開高走高大漲267點,回到「萬六」之上的16,179點,外資由匯出變匯入,在台股從原本賣超,轉為大幅買超新台幣194億元,加上出口商仍進場拋匯,多股力道推升新台幣盤中勁升至28.15元,升值達1.76角。午後進口商進場買匯壓抑部份升勢,及央行尾盤小幅調節,使得升幅縮小,但仍創波段新高價。
外匯交易員認為,央行總裁楊金龍上午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立委時強調,台灣符合三項指標,有可能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,但暫時不會有立即性衝擊,主要是接下來需經過一、二年談判協商及觀察期,央行會全力爭取豁免。且後續必要時,還是會力盡職責,進場維持匯率穩定。
儘管楊金龍答詢時說法如此,但在匯市卻持續放手尾盤大幅作價,從先前的3、4角,近三個交易日均不到5分。外匯交易員表示,接下來如果外資仍匯入,新台幣又重啟升勢,就看央行的態度有沒有再轉變,真的放手或再進場阻升,決定28元大關是否失守。(新聞來源:工商即時 呂清郎)
環保署日前宣佈百貨公司、購物中心及量販店業內用不得使用免洗餐具,實施日期由地方政府自行提報。根據環保署統計,臺北、新北、桃園及臺南等8縣市將在109年元旦施行。
▲環保署日前宣佈百貨公司、購物中心及量販店業內用不得使用免洗餐具,實施日期由地方政府自行提報。根據環保署統計,臺北、新北、桃園及臺南等8縣市將在109年元旦施行。(圖/資料照)
環保署日前公告修正「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」,新增規定百貨公司業、購物中心及量販店業,於其提供餐飲之場所供消費者現場食用時,不得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,但考量各地區洗滌設備與環境的差異,因此正式實施日期是由各地方政府提報。
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告訴中央社記者,目前已有10縣市的百貨公司業、購物中心或量販店業確定於明年加入內用不得使用免洗餐具的行列,但實施日期稍有不同,10縣市包含臺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彰化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、臺東縣及澎湖縣。
其中,在百貨業及購物中心部分,臺北、新北、臺南、桃園、花蓮、宜蘭、臺東及澎湖都同步在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,而高雄則是在3月1日施行。
至於量販店業部分,除了花蓮及宜蘭是在1月1日與百貨業同步施行外,臺北、新北、桃園、高雄都是5月1日開始實施,彰化縣則是7月1日。
賴瑩瑩表示,除了部分縣市由於轄區內沒有百貨公司等相關業別外,也有縣市考量場所擁有的清洗設備還未到位,因此未提報實施日期,但明年確定已有10縣市的百貨公司業、購物中心或量販店業內用禁止提供免洗餐具。
根據環保署規定,內用不得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包含杯、碗、盤、碟、餐盒、筷、湯匙、刀、叉及攪拌棒等。賴瑩瑩指出,若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,處新臺幣1200至6000元罰款並限期改善,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,得按日連續處罰。